本專業實施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按照省一流專業和工程教育認證标準要求建設,所屬學科具有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與化工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專業學制:本專業學制四年,學生修完規定課程,達到學位授予要求,可獲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标:本專業服務于國民經濟建設與新能源材料與器件行業發展,以二次電池和氫能材料為特色方向,培養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創新意識和國際視野,掌握紮實的材料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掌握新能源材料制備過程和器件制造的基本規律和原理,具備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生産工程師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在能源、器件、材料、化工和日化等新工科行業從事研究開發、工程設計、生産管理和市場開拓等具備國際化視野和質量标準的創新型專業技術人才骨幹。
主要課程:材料科學基礎、材料工程基礎、現代材料分析測試方法、材料物理、物理化學、能源電化學原理和應用、材料制備科學與技術、化學電源基礎與應用、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科技創新實踐等。專業教師科研教學育人成果突出,具有指導學生獲挑戰杯國賽特等獎和互聯網+國賽銀獎經驗。
就業前景:學生畢業後可在新能源材料、光伏産業、新能源汽車等相關行業的大中型高新技術企業、政府管理部門、科研院所等單位從事研究、科技開發、生産、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專業技術工作,也可以繼續攻讀材料學、新能源技術及交叉學科研究生。